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精选1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1有好多时候面对孩子们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我通常解决的办法是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如果还有下一次老师再不会原谅你的。比如两个孩子争抢玩具,我会对其中一个孩子说“为什么别人抢你的玩具呢?肯定是你拿的玩具太多了”然后我又会对另一个孩子说,“你抢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要玩别人的玩具应该用礼貌的话,和小朋友协商……”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这种解决纠纷的方法,暂时是缓解了小朋友间的矛盾。但是孩子们还是不能学会如何处理与伙伴间的纠纷,自己并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以一旦遇到矛盾,还是会发生类似的冲突,比如硬抢了,或者和伙伴打架了……
而我这种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做的`方式,就像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他们,忽略了让孩子去思考,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当再次面对孩子间的矛盾时,我更多的时候是问清原因,启发他们说出应该怎样做。比如我会这样问:“你为什么抢别人的玩具?这样做对吗?想玩别人的玩具应该怎样和小朋友说呢?”
“玩具是大家的,能不能把玩具都自己霸占着呢?别人想玩你的玩具,你会谦让的让别人玩玩吗?
我觉得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放手,将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最正确的。这样既会锻炼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师工作上的难度,所以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多多放手,放手让我们的孩子自己来学会解决问题吧!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220xx年春,一个新的学期即将开始,我心里正盘算着:该以怎样的方式和面貌去给迎接那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呢?我怀着喜悦的心情,盼望着“2月17日”这一天快快到来。
2月13日,戴园长特意找我谈话,宣布把我调到小小班担任配班教师。当时我象当头挨了一棒,心里难受极了。当然我明白,不是因为我工作不胜任,而实在是实际工作的需要。虽然明白这个理,但心里确实是舍不得那群刚刚建立起深厚感情的大班孩子们。我该怎样去面对他们呢?就在放寒假前,我还在孩子们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过,要教他们写一手漂亮的字。而如今,我不得不食言了。
教师会后,老师们岗位调整的消息很快被好多家长知道了。李济洲的妈妈打来电话:“汪老师,听说有老师调班了,你肯定没动吧?”语气中透着些许希望。我满怀歉意地告诉了她事实,并给她分析了调换老师的必要性。
孩子们返校了,他们见了我,没有象以前那样直扑而来,而是远远地望着我,那眼神充满了哀怨,好象在说:“老师,你说话不算话,说好了要教我们毕业的,为什么调班了?”就算是碰面了,也只是礼节性的问声:“汪老师好!”问候声里,没有了往日里那种兴高采烈的激情,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感充塞了的我心间。
也许是家长的解释起了作用,也许是新任老师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的表情好象慢慢“解冻”了,见到我,又象以前那样围着我,唧唧喳喳地说着他们学习中的变化。
一天下午户外活动时间,我又象往常那样带着小小班的孩子们准备下楼,恰巧那群大孩子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当我带着小朋友从他们旁边走过时,我感觉后背火辣辣的,我的直觉告诉我孩子们的目光正在随着我移动。一向在领孩子们下楼时,我会不时地提醒幼儿注意这个,别忘了那个,可这一次,我象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惹孩子们不高兴。户外活动结束回来,孩子们还在操场中央休息。冷不防,于梦颖,一个乖巧、聪明的女孩跳到我面前,“汪老师,我还想让你教我们!”我一愣,随即笑着说:“好呀!那你得连退三级哟!”她嘟起小嘴摇了摇头。“那怎么办呢?”“老师,抱抱!”霎时,我鼻子酸酸的,随即轻轻地抱了抱于梦颖。其他孩子看到了,一窝蜂地拥了过来,长时间憋在心底的感情象山洪一样爆发了,高兴地和我拥作一团……我知道,孩子们从心底里彻底的原谅了我。
接下来的日子,我带着小小班的“小不点”们,快乐地生活着,他们则在新任老师的关心、呵护下,健康地成长着。看着他们的巨大变化,我心里暗暗替他们高兴,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想起“老师,抱抱”这句话,眼睛仍然会湿润。我想,这就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吧,它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它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只要你真心付出了,不经意间你就会收获孩子们的爱。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从事幼儿教育的幸福感。我们的孩子就是这么天真,这么可爱,我愿意将我的爱散播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其实,爱是什么,爱就是陪陪、亲亲、夸夸、抱抱,给予孩子渴望的这些爱的表达方式,我们的爱才会顺畅传递。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3上周,园长就通知了我们,我们市教育部门将开展了一场针对幼儿教师的安全培训会,要求我们园的所有教师都必须去参加。所以今天上午我们几个教师就相约去听了这场讲座。最开始的时候我对这个讲座并不重视的,觉得我们从小学读书到大学,再到走上社会,有多少人给我们讲过安全方面的知识,我们早已经牢牢记在脑海里了,各种安全措施也早已经记得滚瓜烂熟了,哪还需要专门的安全培训会。可是参加了这场培训会,我才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不成熟,这场安全培训会,真的是让我感触颇丰,培训结束后我只有一个想法:这场培训会还真没白来。
这次的培训会,我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必须要有好的安全责任意识,把学生的安全挂在心上
幼儿园就是小朋友们在学习上课时的小天地,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必须要负起责任来,各项工作都要以他们为本。把他们安全问题不仅仅放在跟家长签的安全责任承担书上面,更是要放在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上面,要对小朋友负责,对所有的家长负责,对自己教师这份职业负责,让想朋友们在幼儿园里面玩的开心,家长们交给我们放心,我们的工作要对得起良心。意识上重视了,安全行动上才能够有担当。
二、安全工作要落实到实处,不能空谈大话
对待小朋友们的安全,我们要时刻重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规定好的措施都必须要严格执行,每一项工作都必须要落到实处,不容许有丝毫的“差不多”出现,必须要做到“一定”。每一天上学家长送孩子来幼儿园时我们要询问好孩子的情况,给他做体温检测,没问题了之后才能进校园,这不仅仅是对他们安全负责,更是对园内所有师生负责。每一天我们教师更是要联合幼儿园保安做好园区的安全工作,给所有的棱角装上防护套,检查用电用火安全,避免小朋友在没人指导监督下接触这些不安全元素。同时我们还要教会小朋友要有基本的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制止问题的发生。在放 ……此处隐藏15106个字……孩子一起游戏.通过实践,我们改变了做法,对亲子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也逐渐由表及里.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审视亲子教育,从而有效地开展亲子活动。
一、对亲子教育目的和意义的再认识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婴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为核心内容,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使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更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促进婴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父母自身素质的提高。
1、亲子活动的主体是家长和孩子。亲子活动中家长即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因此,要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最终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立体的,丰富的,实现这种发展是我们开展亲子活动的根本目的。明确了这一点后,我们调整了工作,从关注活动课程设计转变为如何将老师的新观念传递给家长,使家长内化为自身行为后为幼儿提供有效帮助。
2、亲子活动中的课程应指向幼儿。我们设计活动课程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将活动课程生活化、游戏化、音乐化。生活化,指活动材料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又是在家庭中可以找到的,家长在与幼儿游戏时不会因为材料不易寻找而影响亲子游戏的开展。游戏化,从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组织亲子活动时可以游戏的口吻、游戏的方式进行,使家长感受到幼儿在玩中学到了本领。音乐话,为孩子和父母提供一种亲子之间的音乐互动环境,并不刻意向孩子教授什么知识或技能,而是让孩子在旋律和节奏中积累情感和感官体验。基于这种对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再认识,我们在设计亲子活动课程中更需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
二、对家长在亲子活动中角色的再认识
0-3岁的孩子几乎每天都与家长生活在一起,家长在亲子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必将对孩子以后的教育甚至终身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家长在亲子活动中的作用有深入的认识。
1、家长应了解亲子活动的内容,学会预测孩子可能的表现。亲子活动中,父母是孩子的合作者。这里的“合作者”不是知识和经验直接的、表面的、简单的传递者,而是一种间接的、内化了亲子活动内容的引导者。因为父母是孩子接触外界事物的中介,他们在孩子观察、注意、操作物体和玩具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因此,我们在组织每个亲子活动之前,首先要将这个活动的名称、目标及家长和孩子应注意的`事项告诉家长,使家长在活动中能够根据活动的要求和孩子自身的能力水平、孩子当时的身体和情绪状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在一次点名活动中,钟晴小朋友的姥姥的做法,为其他家长做了榜样。活动中,孩子们要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以及自己的陪护者,介绍完毕,家长、孩子和老师报以掌声,并由老师发给孩子一张小粘贴,以示鼓励。孩子们都欣然接受奖励。然而,当我发到钟晴小朋友时,她使劲躲在姥姥的怀里。这时,姥姥伸出手背接过了小贴士,呆会儿钟晴就会从姥姥的话语道出了亲子活动中家长的重要作用:观察、预测孩子在活动中可能的表现,并给予恰当的指导。
2、家长应采取顺其自然的原则,不强迫孩子做练习。亲子活动中,孩子的表现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积极参与活动,一是参与活动不积极或不参与活动。面对后者,家长多是将孩子拉回来,要求他完成此项活动。这时的家长忽略了孩子的生长环境、发展速度、性格特点、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当时的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这些因素的不同,致使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特有的个体,他的每个表现都是有原因的。所以,教师要在活动中引导家长认识到这一点,帮助家长寻找孩子出现这种表现的原因,从而使家长在活动中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强迫孩子做一些练习。
3、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体验到进步的快乐。亲子活动中,家长不仅要做孩子活动中的合作伙伴,更要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表扬。欣赏孩子是一门艺术,也是孩子今后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在亲子活动中,要求家长以夸孩子“你真棒”、竖大拇指、微笑、拥抱、抚摩、点头以及播放表扬孩子的录音等方式,肯定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在赞许中体验到进步的快乐。
4、家长要充分信任孩子。在亲子活动中,有这样一现象:我们看到的多是家长的手,即使能够看到孩子的手,也是在家长的牵引下。这一现象令我们担忧:孩子的手上明日去了?孩子天生好动的手被家长畸形的教育理念捆住了。家长怕孩子失败、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不行……以至于出现了孩子任性、胆小和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调整了亲子活动的内容和指导策略,将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融入到亲子活动中。我们在活动内容中增加了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搬小椅子、收放玩具、洗手等,通过这些活动,指导家长解放孩子的小手,让家长发现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赏识孩子,信任孩子,从而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获得锻炼的机会。
三、对教师在亲子活动中角色的再认识
1、对教师角色意识的再认识。教师在亲子活动中不仅是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组织的引导者,还应是家长、孩子的伙伴。对于家长来说,教师应尽量从家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家长的困惑,从而提供有效帮助。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组织新颖、有趣、适宜的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兴趣,同时给家长提供正确示范。教师不再将自己与家长、孩子分离,而是共同成为亲子活动的有机整体。
2、对教师指导的再认识。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同一目标、同一方法的指导上,而是要加强对家长和幼儿的随机知道和个性化指导。教学材料不应局限于幼儿园买来的玩具,教学内容也不应仅限于幼儿园的一些游戏活动,而应把幼儿园与家庭中的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做时间和空间上的迁移。同时,教师的指导语也应将原来生硬的专业性术语转化成易于家长领会的口语化指导,使家长感受到亲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它是随时可见的,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只需要一颗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的心。如在教育技能方面,教师在组织幼儿用小沙锤给音乐配节奏的活动时,可以很自然地告诉家长:“回家后,可用小瓶子装上豆子或米,将瓶子封好就可以进行这个游戏了。”教师有针对性的知道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处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培养孩子情感方面,教师会情绪饱满地面对家长和孩子,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会用言语、表情、拥抱等方式告诉孩子,我们为他的进步而高兴,同时对孩子确立自信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当孩子出现某些行为问题时,教师会主动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可能存在的情绪问题或技能问题。如孩子在玩搭积木时,孩子可能会反复搭高、推倒,面对这种现象,家长会认为孩子在搞破坏,这时,教师就应帮助家长分析:孩子是对堆这个动作感兴趣,在反复做这个动作中发现和感受一些变化。
教师只有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与家长携手,才能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成行为后迁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使幼儿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这也正是让科学的早期教育走入千家万户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