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品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通过亲身感受和对比等方法来体验歌曲的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美的意境。
2、通过对歌词的分析,让幼儿对歌曲展开相关联想,体验傣族小朋友亲近大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
3、喜欢歌曲,能安静的倾听。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歌曲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美的意境。
活动准备
1、音乐:《红星歌》、《经孔雀轻轻跳》伴奏、演唱MP3;
2、视频: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傣族风情风光片段、《经孔雀轻轻跳》flash;3教具:纱巾。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在《红星歌》的乐曲声中,老师和幼儿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进入活动区。
设计意图:采用幼儿熟悉的旋律,让幼儿感受雄壮有力的节奏,为与本次活动进行对比埋下伏笔。
二、开始部分
1、欣赏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
师:在刚才的动画片里,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是谁?大家嬉笑着相互泼水,你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吗?在我国,有一个民族,那里的人们把孔雀作为吉祥鸟,泼水节是他们特有的节日,这个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孔雀的家乡,去看看傣家优美的风景吧。
2、傣族风情
播放短片:傣族风情
设计意图:采用幼儿都非常喜欢的动画形象导入新课,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课堂轻松活泼,寓教于乐。
三、基本部分
(一)乐曲欣赏
1、欣赏乐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师:这首曲子的旋律跟《红星歌》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有力-轻柔,快-慢)
设计意图:让幼儿从熟悉的旋律入手,用对比的方法,初步体验乐曲的优美。2、请幼儿伸出双手闭上眼睛再次欣赏乐曲,教师用纱巾从幼儿手上轻轻划过。
师:你们在欣赏这首曲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没有?(轻,柔,软,舒服)曲子速度怎样?(慢)
设计意图:利用纱巾的轻柔帮助幼儿亲身感受柔与轻,进一步体验乐曲的优美。3、鼓励幼儿一边欣赏乐曲一边尝试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幼儿自己尝试,把对乐曲的理解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更深入的体验乐曲的优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二)歌曲欣赏
1、请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歌曲两遍。“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歌词?”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句清唱。请幼儿想象歌词中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幼儿从“点”上感受歌词,展开想象,体验歌曲表现的美。
2、无伴奏教师教唱歌词一遍。(陪视频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教唱,结合视频画面,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让幼儿从“面”上展开联想,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3、结合flash动画完整欣赏,幼儿自由跟唱或者舞蹈。
设计意图:利用幼儿喜欢的flash动画,调动幼儿情绪,将幼儿的想象和画面结合起来,让幼儿更进一步的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四、拓展延伸
邀请在场的老师共跳孔雀舞。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傣家,感受了傣家风情,还欣赏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老师希望你们能爱护我们的大自然,让美丽的孔雀健康快乐的生活!让我们载歌载舞,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设计意图:注重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用舞蹈的形式将课堂气氛推向,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欣赏歌曲的快乐和愉悦。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金孔雀轻轻跳》,在本次活动中,小朋友表现得特别棒,不仅较好的用语言表达出了对歌曲特点的理解,还能够用肢体动作来体现歌曲的美的意境。活动中,我以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动画片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乐曲欣赏环节,我采用了歌曲对比和利用纱巾亲身感受两种方法来让幼儿体验乐曲旋律的轻、柔、慢。比较有效的帮助大部分幼儿说出了乐曲特点,避免了上次试讲时幼儿感受到了但表达不出来的问题。在歌曲欣赏环节,我采用了由“点”到“面”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幼儿感受歌词的美,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利用动画视频将孔雀与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欢快场面展现出来,生动形象。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注重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用舞蹈的形式将课堂气氛推向,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欣赏歌曲的快乐和愉悦。
本次活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歌曲欣赏环节,由于借班上课,我忽略了幼儿对歌词很陌生这个细节,幼儿在听一遍后基本都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虽然也灵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儿也基本说出了歌曲内容,但感觉比较困难,可以尝试改变提问方式或分两课时进行。
本次活动与以往活动相比的亮点:本次活动利用了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比起以前欣赏教学中运用的图片和口头讲述,幼儿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引入部分,我经过了多次修改,最开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采用了音乐游戏“快慢走”,但发现气氛是比较活跃,对歌曲旋律的体验也有一定帮助,但根本没有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经过修改,我把引入部分改为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准备让幼儿通过倾听来创设情境,试上后我发现对于才刚刚升上大班的幼儿来说,通过倾听比较抽象的声音来感受情境比较困难,大部分的幼儿都不能感受和体验。经过思考,我改用幼儿都非常喜欢的动画形式导入,直观形象,为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一、集体活动
复习7的组成---碰球
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7。
二、小组活动,学习8的组成
A、第一、二组,给圆点涂色。
数一数,每个格子里的圆点有几个?(8个)
将8个圆点分成两份,请你分一分8个圆点有几种分法,用油画棒给圆点涂色。
B、第三、四组,分雪花片记录。
C、印点子做记录。
三、活动评价
1、复习8的组成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活动完成的对不对。先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 ……此处隐藏2641个字……常的美丽,可是故事里有个狠毒的皇后,她因为嫉妒白雪公主的美丽而多次设法害白雪公主,幸好每一次都被爱帮助人的小矮人救活了。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来欣赏、回忆一段小影片吧。(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
(2)欣赏故事,学习生词"陌生人"。
1)播放的内容是白雪公主中哪段故事?(幼:白雪公主被毒死的小片段)
2)来敲门的人是谁?(揭示:皇后扮演的老巫婆)
3)白雪公主为什么会昏倒?(因为她吃了有毒的苹果,那是"老巫婆"骗她的,是要毒害她的)。
4)假如现在老师带你们去见白雪公主,你会对她说什么话?(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一个人独自在家时不能随便开门,不能随便相信不认识的人的话,不认识的人叫"陌生人",对"陌生人"要小心警惕。
二、角色扮演,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1)角色扮演,巩固安全知识。
师:(顺势将问题抛向幼儿)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你会怎么办?
(情景模拟表演,分别请幼儿上来表演,给陌生人贴上"陌生人"的.胸贴)。
A、 情景表演:邮递员来家送信笺应对策略:
1、不答应陌生人的请求。
2、不过多地于陌生人交谈。
3、坚决不开门,有礼貌的谢绝。
教师小结:颁发"安全"的胸贴,在这个表演中,xx小朋友表现很出色,知道一个人在家不能给不认识的人开门,说什么也不开,自我防范意识很强哦。
B、情景表演:远房亲戚来家探亲应对策略:
1、不随便开门。
2、可以打电话向家长求证一下。
3、想办法拖延时间。
师小结:知道马上想到给妈妈打电话,求证一下事情的真实性,很聪明……
C、情景表演:公园里碰见陌生人应对策略:
1、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
2、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3、不跟陌生人走。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表演的都很出色,如果大人不在家,你们要自己注意安全,要学会自我保护不可以轻易的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能随便的将门打开。
三、知识抢答,加强安全常识(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从多角度想办法)
师:小朋友都表演的很棒,那现在老师的好朋友猫头鹰告诉我啊,动物园里正在举行安全知识抢答竞赛,它送来了几道题目,想考一考我们班的小朋友,它说,如果都能答对的话,我们就可以去参加安全知识抢答竞赛了:
1、小羊喜欢吃"陌生人"给的蛋糕,你觉得这样安全吗?
2、小松鼠总爱接受陌生人的玩具,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3、小猴子喜欢同"陌生人"交谈,并常同"陌生人"外出玩耍。
4、小乌龟出去玩时与爸爸走散了,见到"陌生人"就嚷着让人带他找爸爸。
教学反思
幼儿很喜欢这节课,他们对故事的内容很熟悉,也很想老师再给他们讲讲,教室里静悄悄的,因此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是成功的。在课上孩子们对有陌生人敲门时我们开不开门这个问题讨论的很激烈,发言很积极。通过观察图片幼儿认识到了给陌生人开门是件可怕的事情。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一、 活动名称:我来数小鱼
二、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仔细认真听问题的习惯。
2使幼儿学会有规律的数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3能进行大小、颜色、里外的分类数数。
4能积极大胆的完整的回答问题,并表达自己意见。
三、 活动准备:红色、黄色大鱼各三只;红色、黄色小鱼各两只、“池塘”图片一张;三个小篮子
四、 活动过程:
1 数总数
(1)出示“池塘”问:“这是什么啊?”“池塘里有什么啊?”
(2)教师一次请出十只鱼,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只鱼?”要求幼儿仔细听,请幼儿自由数。
(3)请幼儿说出总数,并问:“你是怎么数的?”引导幼儿说出该怎样数,数错的`帮助他重数。
2 数大小鱼
(1)请小朋友认真观看图片,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有大鱼、小鱼,有红色、黄色的鱼,有的在池塘里、有的在塘外。”
(2)教师:“那我们来数数大鱼有多少只?找并放到篮子里。”请小朋友自由数并讨论,再请两到三个小朋友来示范数数。用同样的方法数小鱼有多少只。
3 数红、黄色鱼
教师:“小朋友们都发现有红色和黄色的鱼,那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数数看红色(黄色)的鱼有几只?”教育幼儿要仔细认真的数数。
4数池塘里、外的鱼
教师:“有的鱼在池塘外面,有的又在池塘里面,那池塘里面(外面)有几只鱼?”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个代表说出答案。
5小结:引导幼儿说出要认真仔细的数数,并进行大小、颜色、里外的分类。
6结束:歌曲《小鱼的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知道水会倒映影像。
理解故事并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看过天上的月亮。
课件准备:《猴子捞月亮》故事音频及图片。
材料准备:水盆。
活动过程
猜谜激趣,引出主题。
——有时挂山腰,有时挂树梢,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猜猜这是什么?(月亮)
——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月亮呢?(天上)
——可是一群小猴子却发现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猴子捞月亮》,引导幼儿理解水会倒映影像。
1、播放故事音频《猴子捞月亮》第一、二段,鼓励幼儿说说故事内容。
——小猴子用什么办法来捞月亮?
——你觉得它们的方法能捞到月亮吗?
——小猴子到底有没有成功捞到月亮呢?一起继续听故事。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猴子捞月亮》第三、四段,引导幼儿了解水会倒映影像。
——小猴子把手伸到水里捞月亮,结果月亮变成什么样了?
——小猴子又努力去捞月亮,结果只捞到什么?
——为什么小猴子捞不到月亮?
小结:无论小猴子怎么努力都没能把月亮捞起来,这是因为月亮根本没有掉到井水里去,它一直在天上好好地挂着呢。水里的月亮只是天上月亮的倒影。
出示水盆,幼儿每组一个,引导幼儿观察水中倒影,进一步理解水会倒映影像。
1、将幼儿分组,讲解观察注意事项,告知幼儿观察时请小心用水,给小组分发水盆。
2、请幼儿朝水盆里做出各种表情和动作,观察水中倒影。
——水中出现了什么?
——水中倒影的表情、动作和你的.表情、动作一样吗?
小结:水面就像镜子,能倒映影像,我们做的表情和动作都可以倒映在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