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用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
2、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情”的美好。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四季特征明显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梅花、君子兰、水仙花、白玉兰、牡丹花、牵牛花、百合花。
2、《花婆婆》PPT。
3、儿歌“四季花开”:
暖和的 春天 来到 了,什么 花儿 朵朵开?
炎热的 夏天 来到 了,什么 花儿 朵朵开?
凉爽的 秋天 来到 了,什么 花儿 朵朵开?
寒冷的 冬天 来到了,什么 花儿 朵朵 开?(备有:我们 种的 什么花儿 开)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引出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出示PPT),认字吗?《花婆婆》。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2、讲述故事
老师:花婆婆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音乐起)
(讲到:第三件事后,插问)。
老师:小女孩答应爷爷要做哪三件事?
孩子: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到世界去旅行……在海边住……
3、继续讲故事。
二、四季开的花
1、说说四季开的花:讲到“花婆婆”准备种花时,引发交流四季开的花。
老师:花婆婆想,如果海边开满了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如果海边一年四季都开满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
老师:那么,你知道什么花儿会在什么季节开放吗?
孩子:桃花是在春天里开得……荷花是在夏天里开的……
老师:除了这些花,你还能说出其他花的名字吗?
孩子:梨花……康乃馨……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师:其实,我们现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种。我准备了一些花的照片,小朋友现在认一认:这些是什么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再把它们放在相应的字卡的下面(字卡为:春天花儿、夏天花儿……)
幼儿操作,教师再和幼儿共同检查。对错误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不同的韵律节奏表达:四季花儿开。
老师:还有许多花,会在四季里开放,这真是件美好的事。如果,我们可以把花儿在四季开放的.事唱出来,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这里有一些儿歌,我们一起有节奏地唱唱看。
在春、夏读完后,提问:刚才是用手来打击节奏,还可以用什么来打击节奏?(用拍手、跺脚、转手腕动作都可以表示节奏)
老师提示:节奏和别人不一样,那会更美好。
老师:出示“我们种的什么花儿开”(让孩子感受16分音符的节奏),是水仙花,怎么唱着回答?
4.以对唱的形式进行。
师先问,幼对答。过程中引导孩子完整回答。
以孩子问孩子答的方式进行有节奏的唱,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老师:啊,这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三、一件美好的事
1.回归故事。
老师: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写信买了许多花籽……可是,孩子们也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
2.美好的事情。
老师:你觉得做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孩子们,你们已经知道了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请你记住这件事情,努力去做这件事情。知道吗?等你们长大了,世界因为有你们,会变得更美好!
教学反思:
在看过整个活动设计后,我们所要想的就是目标是如何在过程中得以体现,而过程又是怎么有效地达成目标的。针对这样的思考,仔细衡量《花婆婆》这个活动的目标和过程,发现目标和过程是相互呼应的。目标一是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用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在活动过程中,分为看图片认识四季的花和有节奏地念四季花儿的儿歌两大部分,让孩子们对四季的花儿有初步了解,并大胆表现四季花儿盛开的美好。目标二是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好的事情”的美好。当活动以故事《花婆婆》开始后,整个活动过程的进行都是在让孩子们体会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正如最后的总结“孩子们,请你记住并努力去做这件美好的事情,等你们长大了,世界因为有你们,会变得更美好!”由此可见,活动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能力和情感的总方向,活动过程就是运用各种适合幼儿的形式来具体实施和操作。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整个活动。
小百科:中国是世界上花卉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但花卉行业却没有自己的品牌。中国花卉业要以品牌化求生存。近10多年来,世界花卉业以每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花卉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2、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
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 ……此处隐藏4080个字……声喊出“Bingo”!老师发给一个奖品。(4)游戏反复进行。
2.寻宝游戏。
教师将准备好的小灯笼、鞭炮等与新年相关的图片藏在教室各个地方,小朋友们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即可得到小奖章。
3.歌曲《新年好》。
师:没有得到奖章的小朋友唱完歌后就可得到了。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得到了小奖章,一会儿还会有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出现,小朋友们猜一猜它是谁?它来做什么呢?
四、虎爸爸送红包
1.幼儿齐唱《新年好》,在歌声中“虎爸爸”来到班上。
2.“虎爸爸”跟小朋友打招呼并给每人发红包。
3.小朋友们欢天喜地拆红包,愉快分享自己得到的新年礼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汉字快餐店、面条、米粉、米饭、汤。
2、让幼儿体验吃快餐的乐趣,在体验中学会有礼貌地与服务员沟通。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布置一个快餐店 服务员一个 自制面条、米粉、米饭、汤数碗 餐票
活动过程:
1、“肚子好饿呀!我们去吃点东西吧。”带领幼儿走到快餐店前
2、幼儿进去参观快餐店
3、“小朋友想吃什么呢?今天我请客。”(幼儿答)
4、“好吧,我这儿有一些餐票,你们可以拿餐票去买东西吃,不过一定要按餐票上的名称买相应的食物,否则,服务员不会买给你的。我们先来认认这些餐票。”
5、带领幼儿认识餐票上的汉字
6、幼儿领取餐票去购买食物,与同伴一起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游戏目标:
1、学习房子的基本建构技能,培养幼儿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能互相配合完成构图到布置,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游戏准备:
准备若干插塑、花片、老师建构的.小学范例等。
游戏过程:
1、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知道你们住的房子是谁造的吗?是怎么造的呢?
我们马上要升小学了,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学建筑师一起来搭建漂亮的小学好吗?
2、重点指导:
(1)、引导幼儿观察各类房子的外形特征,并讨论房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我们参观过的小学是怎样的?
(3)、指导幼儿观看教师的范例,运用各种形状的积木搭成房子的基本构架。
(4)、幼儿建构,教师指导。要求幼儿协商选择材料拼插。教师观察幼儿建构情况,提醒幼儿边看范例边合理搭建
(5)、游戏结束前,指导幼儿收拾整理玩具,归类摆放整齐。
游戏结束:
现场评价幼儿作品,表扬认真拼插或拼搭、富有创造性的幼儿。文 章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设计意图:
当人类开始注意生态环境的时候,热爱自然、探索自然是我们必须深植于心中的观念,环境教学可能的任何形式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五官去探求自然之谜,与幼儿共同欣赏、发现、尊重和关怀生命与环境,并且建立重视环境保护的观念。
活动一:美妙的大自然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建立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谜。
3、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与家长共同为幼儿准备野外生活所须携带的物品,每人一个背包。
活动过程:
这组活动可安排在春季或初秋时节进行,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到野外去露营。
一、摸摸大自然,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1、找一块安全地带,幼儿自由结伴二人一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儿带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东西,感觉一下大自然中各种东西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硬的还是软的,(当不用视觉时,触觉会更加灵敏,小花小草青苔石头树根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受。)然后互换角色,分组讨论触摸大自然时体会到什么?请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较清静的地方,教师和幼儿一起坐下来,将眼睛闭上一两分钟,让心慢慢静下来,让幼儿仔细听周围有什么声音,用语言表达个人感受。(风声、鸟鸣、水声。。。。。。)教师可以随身带录音机,把自然的声音录下来,准备回去听。
活动二:印下大自然的痕迹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感知觉。
3、在游戏过程中感知植物的'生长环境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彩笔、纸等
活动过程:
一、印下大自然的痕迹
1、带幼儿寻找各自喜欢的树,每选择一棵用彩笔把树皮和纹理拓印在白纸上。每位幼儿可拓印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来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干或树叶来拓印。
2、找一棵大树。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一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树围住?还可以仔细找找看,有哪些动物是把这棵树当成“家”的?树上树下有小鸟、蚂蚁、毛毛虫等居住吗?让幼儿表达观察这棵树的感想:大树有多大年纪了?身旁可能发生什么故事?最后,教师让幼儿用白纸把树围住,各自拓下树的一部分纹理,这些纸可以带回去后平排连结起来,向幼儿展示树的圆周长度。
二、呼吸树的游戏
1、让幼儿在大树荫下作深呼吸,自由地与幼儿讨论树的功能:它可以供人们遮荫遮雨、供给人们食物,也是许多动物的家;树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时,才不会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树还可以使空气清新。“呼吸树”的游戏,就是让幼儿了解,树林对于我们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儿扮演树木,以各种姿势站立;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教师则当砍树的樵夫。
3、“动物”们只有站在“树”的旁边才能呼吸5秒钟(既慢数五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与闭气直到跑到另一棵树旁才能呼吸(因为每个数释放出来的“氧气”有限)。当幼儿在大树之间移动时,教师开始“砍树”,被砍倒的“树”要假装倒下,这样动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树呼吸了。
4、游戏过程中,树逐渐减少,幼儿会感到“呼吸”愈来愈不容易,当“树”全被砍倒时,“动物”们也就会昏倒了。
5、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活动反思:
《美丽的大自然》从一次郊游入手,在引导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过程中,融入了科学、语言、健康、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兴趣很高,整个过程都是在具体有趣的活动中实现的。
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是快乐而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