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幼儿园小班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单手自然地将沙包投向前方,发展上肢力量。
2、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尝试探索的精神。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引导幼儿掌握单手挥臂将手中的沙包向前投远的方法。
指导要点:以教师、幼儿示范,幼儿练习和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掌握向前投远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1、沙包(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猫头饰一个
2、垫子2块,圈4个,老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幼儿扮小猫面对教师四散站在场地上。
师头戴猫头饰:喵,我是猫妈妈。
以儿歌形式引导幼儿进行预备练习:小猫们一觉醒来伸懒腰(上肢);蹲在地上吃小鱼(下蹲);弯弯腰找尾巴(腹背);跳跳别让老鼠跑掉了(跳跃)。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我始终以猫妈妈和小猫的形象贯穿其中,孩子们很兴趣。在预备动作中,以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边念边练习动作,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动起来,而且孩子们对猫妈妈很感兴趣。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1、幼儿排成一列横队,面向教师。
师:吱吱吱,是谁在叫呀?有小老鼠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打老鼠)。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总结近距离用力投掷的动作要领。
(1)、教师示范讲解近距离投掷的动作要领:将沙包举过头顶向前投。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打老鼠的本领。看看妈妈是怎样打老鼠的。
(2)幼儿练习;
A、请两三位幼儿示范,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纠正。
活动反思:在请幼儿示范中,我请了两个孩子,冠策投掷的'动作较好,扔的也较远,浩敏则是将沙包送胸前扔出,距离较近,我及时请幼儿进行了比较,并再次进行了动作的示范讲解,以加强幼儿对投掷动作姿势的认识。
B、幼儿集体练习近距离投掷1-2遍。
(3)、引导幼儿尝试练习远距离用力投掷。
活动反思:近距离投掷大部分孩子能掌握,但也有个别孩子还是将沙包从胸前扔出,没有掌握从头顶扔出的动作,我及时对这些个别孩子进行了单独练习的指导。
A、师:小老鼠跑得太快了,我们该怎样才能打到远处的老鼠呢?(启发幼儿讨论,用力向远处投掷)。
B、教师总结示范动作要领:眼睛向前看,手举起用力向前掷。
C、组织幼儿朝一个方向尝试练习2-3次,教师逐个指导,并提醒幼儿左右手轮换练习。
活动反思:大部分孩子能掌握老师所说的动作要领,但仍然有浩敏、业翔在多次的单独练习后,能掌握从头顶掷出的动作,但距离很近,可在日后的户外活动中继续加强。
(4)、游戏:小猫打老鼠
A、教师讲解游戏玩法:现在我们就要去打老鼠了。我们要爬过草地(垫子),跳过小坑(圈),拿起一个石头(沙包)用力打中老鼠。
B、幼儿分组游戏,要求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一个跟着一个去打老鼠,不推不挤。
活动反思:幼儿很愿意参加游戏,兴致高涨,大部分能遵守游戏的玩法与规则,但是我设置的投掷线不够明显,有的孩子会越过投掷线,直接走到“老鼠”前去投掷,这提醒了我,对小班幼儿来说,标志与规则需订立的更为明确。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小猫跟妈妈学会了打老鼠的本领,我们一起跳个舞来庆祝一下吧。(放松动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颈部任意弯曲,表现鹅在水中游泳的情景。
2.感受在砂皮纸上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砂皮纸人手一张、蜡笔(白色蓝色绿色红色黄色)、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古诗--理解故事内容,从古诗中了解大白鹅基本特征
1.幼儿欣赏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你知道这首古诗的名字吗?让我们一起来念念这首好听的古诗吧。
2.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白色)它的脚掌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脚掌有蹼、红色)什么是“曲项向天歌”?(弯曲脖子向着蓝天唱歌)
小结:大白鹅身上有白白的羽毛、红掌红冠子、长长弯弯的脖子,大白鹅美丽又神气。
二、创作表现--在边念古诗边示范讲解中创作表现大白鹅在水中的简单动态
1.教师运用古诗中的四句话进行示范讲解:
鹅,鹅,鹅(画一个大2),
曲项向天歌(弯曲后画成一个大身体)
白毛浮绿水(画翅膀),红掌拨清波(画出红色的脚掌)。
添上大白鹅红色的冠子、有神的眼睛、扁扁的嘴。
2.引导幼儿添画蓝蓝的湖水、绿绿的.杨柳、蓝天白云、展翅的蝴蝶等等
3.提醒幼儿把大白鹅的脖子画长,
4.提醒幼儿在砂皮上用蜡笔涂色要用力均匀,用先打好轮廓后填充颜色的方法。
三、分享交流--游戏中引导幼儿结合古诗关注作品,感受古诗美与绘画美的结合
1.师生一边念古诗一边轮流点幼儿的作品,古诗念完最后被点到的作品,就请该幼儿来介绍。
2.说说哪只大白鹅最美?它美在哪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在捡捡、数数、看看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和学习的乐趣。
材料准备:
垃圾桶
活动设计:
1、活动前谈话。
2、带孩子到室外,引导幼儿观察地面:
师: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
问:地上怎么会有树叶呢?
师:地上有这么多的树叶感觉怎样呀?树叶总飞来飞去,感觉不舒服也不干净,所以我们来捡树叶吧,让操场变得干干净净,好吗?
3、幼儿捡树叶
4、引导幼儿边捡边看边数边说,体验劳动的快乐
5、活动小结,洗手
反思和建议:
本月的主题是《秋叶飘 桂花香》。秋天带了,幼儿园的草地上飘落着许多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树叶,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对着飘落的'树叶发呆、还有些孩子一起玩起树叶游戏,老师会顺着孩子们的兴趣问一些问题:地上树叶从哪里来的?它为什么与树上的树叶颜色不一样?地上的树叶有多少?等等。于是就生存里哦啊这个周末活动。老师特意带着孩子们一边捡一边观察树叶,还一边数一数自己捡了几片树叶,劳动的场面好热闹,孩子们很开心。就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孩子们体验了劳动的快乐,还渗透了教学要求,真是生活处处有教育啊。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听到指令后能准确点数并做出反应。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体验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重点难点:
请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2个桃子、3个苹果、4个梨子、5个桔子和小象家的课件。
2、五个大圆贴在地面上当作大象的脚印,四个小圆贴在地面上当作小象的脚印。
3、呼啦圈三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5以内的点数。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去小象家做客,我准备了许多水果想给小象带去,请小朋友帮老师数一数每种水果有几个。
2、看课件让小朋友点数水果,在点数水果时,引导幼儿伸出右手食指,从左向右依次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看课件到小象家做客。
1、水果数好了,现在我们去小象家做客吧。请小朋友起立,面向老师,变成一列小火车,呜、咔嚓、咔嚓……向小象家开去,小象家到了。小象不在家,孩子们快看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脚印,你们猜一猜这是谁的脚印?(大象和小象的脚印)
2、小朋友一起数一数,大脚印有几个?小脚印有几个?
三、游戏量脚印。
1、看到这么多的脚印,老师忽然想到一个好玩的游戏,是量脚印,我们一起玩一下吧!
讲解游戏玩法:呼啦圈当大脚印,老师和小朋友交替念儿歌《脚印》:大象的脚印有多大,不大不大,5个小孩那么大时,小朋友就赶紧跑到相应的大脚印里,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被呼啦圈绊倒。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数一数,看看是否正确。
2、小朋友继续游戏,老师随机不断变换儿歌中的数量,小朋友听到指令后做出相应动作。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数数周围物品的数量,提示小朋友要一个一个地点数,手口要一致。
小百科:脚印是脚踏过的痕迹。多喻走过的道路,留下的事迹。